10倍杠杆炒股 GDP十强城市,正迎来产业大变局
发布日期:2025-05-06 21:51 点击次数:165
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,"塔尖"城市如何稳中求进 ? 新旧动能是否已经完成转换?新动能能否形成更有力的支撑?在一季报出炉之际,我们把目光对准城市经济的基础单元——上市公司作为广大市场主体中的佼佼者,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产业的"高度"10倍杠杆炒股,体现了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"成色"。以此为视角,我们希望看到经济数据背后的城市产业画像。
每经记者 淡忠奎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
图片来源:摄图网 _500359408
GDP 万亿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。尤其是处于"塔尖"的十强城市,以 1.8% 的国土面积集聚约 13% 的人口和 23% 的经济,是当之无愧的"顶梁柱"。
截至目前,十强城市 2025 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均已出炉,其中,仅成都(6.0%)、苏州(6.0%)、北京(5.5%)跑赢全国大盘(5.4%),武汉与全国持平,增速垫底的广州(3.0%)则落后平均线 2.4 个百分点。
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,这些"塔尖"城市如何稳中求进 ? 新旧动能是否已经完成转换?新动能能否形成更有力的支撑?
在一季报出炉之际,我们把目光对准城市经济的基础单元——上市公司作为广大市场主体中的佼佼者,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产业的"高度",体现了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"成色"。
以此为视角,我们希望看到经济数据背后的城市产业画像。
概要
Wind 数据显示,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,GDP 十强城市共有 2351 家 A 股上市公司,集聚了全国约 43.5% 的上市公司。上市公司的表现,可以成为外界观察城市增长动能强弱的一个窗口。
需要说明的是,本文仅以市值作为观察指标,以此反映投资者对该公司及其行业未来前景的预期,市值越高,代表公司 / 行业的竞争力越强。同时,因市值易受行业波动、外部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,我们选择 2020 年至 2025 年的 6 个" 3 月 31 日"作为统计节点。
◾从结果看,五年间,北京、上海依然是稳定的金融业"挑大梁",市值前十的公司中各有 5 家来自金融行业;
◾汽车产业正在新老交替中,深圳比亚迪(指公司注册地在深圳,下同)、重庆赛力斯双双"逆袭",排名从"十名开外"急速拉升,广汽、上汽在广州、上海的排位则相应后退;
◾生物医药成为一抹亮色,五年间,上海、重庆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均有药企冲进市值前十,目前,百利天恒已取代"光伏龙头"通威股份领跑成都上市公司;
◾此外,保利发展虽然交出了广州"市值榜首"的位子,但仍是十强城市市值前十公司中仅剩的房地产企业,而截至目前,苏州、武汉尚未迎来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公司 ……
上市公司市值"浮沉"背后,地方产业变迁路径清晰可见。
洗牌:京深沪强势领跑 杭渝宁挺起"腰杆"
以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市值排序看,GDP 十强城市排位被全盘打乱。
其中,北京作为央企总部集聚地,在市值排行榜上"遥遥领先"。以工行为首的 4 家万亿市值公司"坐镇",前十全为央企,其中 5 家来自金融业、2 家来自石油石化行业,邮储银行以 4131.79 亿元市值排名第十。
深圳来到第二位。招商银行以 8930.27 亿元市值领跑,其后是比亚迪(6790.44 亿元)、中国平安(5556.76 亿元)和工业富联(3943.97 亿元)。做机械设备的汇川技术把前十的门槛锁定在了 1836.9 亿元。
上海排在深圳之后。前五位均来自金融业,其中东方财富、浦发银行市值超过 3 千亿元,交通银行、国泰君安、中国太保在" 2000 亿元 + "市值一档,后五位由上汽集团领衔,市值在 1500 亿元至 1900 亿元之间。
排在第四到六位的分别是杭州、重庆和南京。
其中,杭州有两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千亿,分别是海康威视(2834.59 亿元)和同花顺(1535.39 亿元);
重庆也有两家"入账",分别是赛力斯(2056.24 亿元)和长安汽车(1134.11 亿元);
南京有四家上市公司市值在 1 千亿以上,除领跑的国电南瑞(1759.03 亿元)外,另外三家均来自金融业。
再往后是广州和成都。
来自传媒业的分众传媒以 1013.84 亿元市值在广州领跑,也是广州唯一一家千亿市值公司;生物医药企业百利天恒则以 931.56 亿元市值领跑成都上市公司。
需要说明的是,截至 4 月 30 日,百利天恒市值升至 1147.18 亿元,略高于分众传媒,这也意味着成都有望超越广州,坐到第七的位子。
最后是苏州和武汉,分列第九和第十。苏州市值最高的是沪电股份(630.6 亿元),武汉市值最高的是华工科技(413.16 亿元)。
总的来说,在 5 千余家 A 股上市公司中,千亿市值公司仍是"稀缺品"。
如果说这些千亿市值公司是"领跑者",那么市值榜前十的公司就是所在城市上市公司版图绝对的中坚力量,代表着城市产业发展动能的强弱。
Wind 数据显示,2025 年 3 月 31 日,北京、深圳、上海 A 股市值榜前十的公司总市值分别为 9.7 万亿元、4.04 万亿元、2.27 万亿元,分别较 2020 年 3 月 31 日增长 3.47 万亿元、8468 亿元、6434 亿元。
这三座城市不论总量,还是增量都是绝对的"领头羊"。而与此同时,南京(8063 亿元)、广州(6615 亿元)、成都(6275 亿元)、重庆(6015 亿元)四座城市市值榜前十公司总市值也均在 6000 亿元以上,处于第二梯队。
从五年增量看,成都市值榜前十企业增长 3253 亿元,杭州、重庆、南京增量也均在 2000 亿元以上,呈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。
不过,广州市值榜前十公司总市值相较五年前出现下滑,武汉也仅增长不足 300 余亿元,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,需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从"底线"说,除北京、深圳、上海外,其余 7 城不少上市公司的市值其实还在 300 亿元左右徘徊。目前,十强城市中市值最低的一家公司是来自重庆的隆鑫通用(237.18 亿元)。
结构:三成企业出自金融业 重庆加速集聚"汽车"
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城市进化论分析指出,"广义上的‘市值之王’跟当地优势产业有很大联系,但 A 股并不能代表全貌。客观上,互联网等行业企业在 A 股上市的占比较少,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业更容易诞生‘市值之王’。"
从结构看,金融业在十强城市中的"分量"的确很重。
以 2025 年 3 月 31 日市值为例,北京、上海、南京市值前十企业中,各有 5 家来自金融业,深圳、杭州分别有 4 家和 3 家,重庆、苏州、成都、武汉各有 2 家,广州有 1 家。也就是说,上榜企业中有三成来自金融业。
除了"稳定输出"的金融业,过去五年间,还有哪些"兵家必争"的产业?
汽车可以算一个。深圳、上海、重庆、广州四城均有车企入列市值前十。
对比 2020 年 3 月 31 日的市值来看,彼时,深圳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不见比亚迪,重庆这边也没有赛力斯,其前身小康汽车的市值甚至不足百亿元。
到了 2021 年 3 月 31 日,比亚迪以 2982.8 亿元市值强势跻身深圳第六,赛力斯则以 300.20 亿元市值冲到重庆上市公司第九的位子。
如今,比亚迪市值已逼近 7 千亿元,在深圳上市公司中的排序仅次于招行,赛力斯则以 2056 亿元市值刷新重庆上市公司市值"天花板"。
赛力斯凭借与华为携手,实现"逆天改命",加上长安汽车近年不断长出"新枝"加快转型,重庆这个老牌汽车城得以从"掉队"边缘重回舞台中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最新的上市公司十强中,重庆有 4 家企业来自汽车行业,相比五年前 2 家生物医药、2 家食品饮料、2 家金融企业和 1 家车企(长安汽车)的结构来说,"汽车重镇"的特点进一步凸显。
相比之下,那些转身慢了的燃油车时代的龙头们,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。
上汽集团在 2020 年 3 月 31 日的市值为 2395.11 亿元,彼时,其在上海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,如今只能以 1827.74 亿元市值排名退居第六。
广汽集团也面临同样的下滑困境,市值排位从 2020 年第三位(753.17 亿元)降至 2025 年的第六位(626.14 亿元)。
根据广州日前公布的 2025 年一季报,汽车产业作为广州第一支柱,仍处在深度调整中,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6.4%,比上年全年降幅收窄 11.8 个百分点,"凸显广州经济的结构性增长压力"。
焕新:创新药企领跑成都 苏州年年"上新"
横向对比来看,生物医药作为各大城市布局的重点产业之一,五年间,除北京外,均有相关企业上榜市值十强。
其中,市值变动较大的要属重庆智飞生物。2020 年 3 月 31 日,智飞生物总市值达 1078 亿元,成为重庆首家千亿市值公司。
在此之后,作为默沙东 HPV 疫苗国内唯一的代理商,智飞生物市值一度冲高至 3500 余亿元,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,如今市值已跌至 600 亿元左右。
与之相反,来自成都的百利天恒则是另一种"变动"。在 2024 年 3 月 31 日的市值十强中,百利天恒首次上榜,即以 503.54 亿元冲到第五位,到 2025 年,其市值达到 931.56 亿元,力压通威股份,领跑成都上市公司。
一边是光伏行业遭遇"最难一年",一边是创新药企手握"中国分子"完成 IP 授权,在成都企业身上,"创新驱动发展"的基本逻辑又一次得到印证,这无疑也是城市穿越周期的底气所在。
目前,GDP 十强城市中,市值最高的生物医药企业仍是迈瑞医疗(2837.11 亿元),虽然其在深圳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序已从 2020 年第三位下滑至 2025 年第七位。
有意思的是,深圳 2020 年的市值"守门员"还是房地产企业招商蛇口(1305.60 亿元),次年更新为号称"非洲手机之王"的传音控股(1675.04 亿元),从 2022 年开始,做机械设备的汇川技术一直把持"第十",十强公司排序或有调整,但成员非常稳定。
相比大部分城市十强公司保持相对稳定,苏州倒是每年都有"新人"出现。
如 2021 年 3 月 31 日,来自家用电器行业的科沃斯(781.52 亿元)首次上榜,就拿下了苏州的头把交椅,同期还有做电子产品的思瑞浦新晋登场。
到了 2022 年,苏州一次性更新三家十强企业,分别是做电力设备的天华新能(421.08 亿元)和固德威(303.42 亿元),以及做生物医药的纳微科技(316.12 亿元);其后三年,又有纳芯微、阿特斯和罗博特科分别入围,所属行业来自苏州擅长的电子、电力设备。
从更大范围来看,汽车、光伏、电子等产业之外,像地产、商贸零售等行业的深度调整,也影响着区域上市公司结构的新旧转换。尤其是武汉风光一时的家具零售巨头——居然智家,过去五年间从市值榜首下滑至十名开外,而机械设备、电力设备等领域虽然也出现了几个"新势力",但市值普遍不高,尚不具备行业统治力。
"因为 A 股的结构开始变化10倍杠杆炒股,过去 A 股重视金融和地产这些传统产业,但如今 A 股更加重视新产业的上市。各个城市都在推进产业升级和数字转型,各个城市的产业支柱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。"在盘和林看来,过去依赖传统金融和地产的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模式,正在被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取代,这也是导致各城市头部上市企业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。
- 上一篇:在线股票配资软件 巴菲特第60次股东大会开场点赞库克:他为伯克希尔赚的钱比我还多
- 下一篇:没有了